關於「憶.空間」

國立陽明醫學院成立於1975年,1994年轉型為大學。在「真知力行,仁心仁術」校訓引領下,於醫學研究、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服務累積深厚基楚與豐碩成果,並逐步發展為七個學院,二十餘所研究中心的研究性大學,成為培育生醫領導人才的搖籃。2021年2月1日陽明與交通大學合校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,共同開展新頁。

為保存與傳承陽明的精神與故事,數位校長皆推動校史建構。吳妍華校長設立校史工作小組,蒐集陽明相關文物與典藏文件,2006年建置「數位校史館」網站,介紹陽明發展軌跡;2011年,梁賡義校長更將校史紀念實體化,於醫學館大廳成立實體展示中心,逐步形塑校史典藏的雛形。

▲2006年「數位校史館」網站


▲2011年醫學館校史展示中心的階梯展示櫃與看板

2018年,郭旭崧校長將校史業務交由圖書館承接,並將展示空間移至圖資大樓二樓(原藝文中心展示區),命名為「憶.空間」(Space for Yang-Ming Memories)。這些調整,除了活絡校園空間,更呼應圖資大樓興建之初的口號:「串連過去、現在與未來」的知識。


▲在圖書館成立「憶.空間」前, 該區為藝文中心作品展示區

▲臺灣知名的藝術家及文學家雷驤(1939-2024),曾任陽明大學通識課程兼任教師。2010年9月12日於陽明大學藝文中心舉行《雷驤+26》作品展,展出他與學生們的速寫作品。

「憶.空間」規劃四大展區:三個常設展區–「仁心仁術的醫學院時期」、「轉型為研究型大學時期」、「卓越的凝聚型大學願景」,以及一個主題特展區。展覽內容涵括第四號染色體序列、肝炎研究成果、陽明刊物、校友、社團活動、陽明校園風貌、歷任校長、系所發展及附設醫院等,皆以陽明精神為展示軸線,喚醒陽明人的共同記憶。

▲「憶.空間」校史展示區


▲歷任校長展示牆

▲「憶.空間」門牌

▲藍花楹階梯

參考資料
郭文華(2019)。憶·空間——在唭哩岸分享共同的回憶和願景。神農坡彙訊,17,24-27。http://hdl.handle.net/11536/156110